由于全球暖化和厄尔尼诺现象,未来6周内气温预计会多次创下新高,用哪种方法消暑降温才最安全?有医生指,中风不是只在冬天出现,如果夏天用错1种方法降温,就可能导致患上心血管疾病,例如中风。有研究亦指,如果用此降温方法,中风风险可能高4倍。
消暑方法|1错误降温习惯 增4倍中风风险
重症专科医生黄轩曾在其Facebook专页撰文指,有外国研究发现,当温差大于5°C以上,因心脏病猝死及患上脑血管阻塞疾病的风险上升。即使本身十分健康、无任何病史,患上急性脑中风的风险亦急升4倍。极大温差而令身体难以适应,甚至会有致命风险,温差愈大,致命率愈高。
(资料图片)
台湾北投健康管理医院副院长钱政平表示,一般人以为只有冬季才会容易出现中风,但其实夏季中风的情况也不罕见,尤其如果用错降温方法,就会增中风风险。
他解释指,夏天气温较高,易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如果此时进入室内气温较低的地方,就会令身体无法短时间适应温差,也可能导致血压大幅波动,增加脑中风的风险。
消暑方法|男子夏天开冷气降温 致急性中风险瘫痪
越南曾有一名男子因天气炎热,大开冷气和风扇降温,惟数分钟后开始头痛头晕,量血压时更发现血压高达150/100 mmHg,同时左边嘴巴和左半身亦开始感到麻木无力,送院检查后证实为急性中风,需即时进行施打血栓溶解剂,以防止瘫痪和更严重的症状。
消暑方法|4贴士避免温差大引发中风
西安市红会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胡晓辉指出,要避免温差大而引发中风,须留意以下4大事项:
1、避免室内外温差太大
2、上调冷气风口
3、开冷气时穿长袖
4、适应温差再开冷气
消暑饮品|狂饮水降温是错误方法?可致热痉挛肌肉疼痛
狂饮水是错误降温方法?肾脏科医生洪永祥曾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分享一宗个案,一名30岁男生在高温下骑单车,因怕中暑而补充水分,结果一下喝了4000至5000ml的水,回家后出现小腿抽筋、疲劳、噁心等症状。
洪永祥医生解释指,在高湿热环境下流汗过多,或在休息时补充过多水而非运动饮料,导致电解质流失及体内的钠、钾离子浓度相对偏低。低血钠、低血钾导致身体不自主肌肉收缩,造成肌肉疼痛和痉挛。
如果出现热痉挛情况,会导致肌肉抽筋和疼痛,可以持续1至3分钟,容易发生于大腿、小腿和手臂等部位。如果痉挛剧烈,甚至会影响腹壁肌肉,需要尽快治疗。
消暑饮品|研究实测13款饮品补水效果 清水只排第10位
英国圣安德鲁斯医学院(University of St Andrews)早前进行研究,测试了13款常见饮品,分析饮用后4小时内补水量的变化,并为其补水效果进行排名:
1、脱脂牛奶
2、口服补水液
3、全脂牛奶
4、橙汁
5、可乐
6、无糖可乐
7、冻茶
8、茶
9、运动饮品
10、水
11、梳打水
12、窖藏啤酒
13、咖啡
下一篇:最后一页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