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年来,南阳市卧龙区积极探索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新路径,大力发展香菇种植特色产业,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调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性,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日前,在该区潦河坡镇食用菌生产基地,一排排大棚整洁明亮,一个个菌棒整齐码放,菌棒上的香菇长势喜人,村民正忙着采摘香菇,有条不紊地装筐、打包、搬运。看着眼前一个个沉甸甸的菌棒,种植大户屈桂东说:“很多客商都等着我们这边一烘干就来拉走。今年香菇行情好,我这7万多袋香菇估计能卖30多万。”
2021年,屈桂东承包了七八亩土地,种了7万2千多袋香菇,在政府和专家的关心支持下,今年的香菇长势喜人,目前正是香菇头一茬的采摘期,由于量大,他每天都要找20多个工人帮忙采摘、分拣和烘干。“一天六七十块钱,一年挣个一两万块钱,我今年68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村民刘群芳高兴地说。
香菇种植是典型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占用土地资源少,有“一亩菌十亩田”的说法。2019年初,卧龙区潦河坡镇因地制宜,将香菇种植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引进,说干就干,平整土地、建造大棚、引进菌棒。依托香菇种植,让村集体经济收入更加多元化,成了远近闻名的“香菇村”,引得各地客商争相上门收购。“这里香菇品质好,我收够车了,准备拉回家卖个好价钱,出在超市、加工厂。”客商符海洲说。
截至目前,潦河坡镇建成香菇大棚3个、保鲜冷库4个,种植香菇近100万袋,年纯收益330余万元,带动200余户群众增收,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余万元。
下一步,卧龙区将继续围绕香菇产业做文章,在菌棒栽培、精细管理、保鲜技术、市场对接上下功夫,真正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实现香菇产、销、存、附加工一体化运作后,向全镇推广种植,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吸纳村民加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扩大香菇种植规模,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同步增收。(薛小磊 金淑慧 钱鑫/文图)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