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鲜味全在馅里喽!”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渔场大院内,一排房屋挂着大红灯笼,屋内传来爽朗的谈笑声。进门,只见50多岁的徐艳洋和10多名姐妹正忙着包鱼肉饺子。
鱼肉来自20公里外的哈尔淖水库。冬捕出冰的鲜鱼运到渔场场区,筛选出鲜嫩、刺少的用于加工水饺。哈尔淖水库是镇赉县最大的渔业基地,不到一个月的冬捕季,可收获60万斤有机鲜鱼。
(相关资料图)
每年开春起,徐艳洋便在渔场鱼种站养殖鱼苗,直到秋天鱼苗投入哈尔淖水库。自从有了鱼肉加工项目,对徐艳洋来说,往年的“冬闲”成了“冬忙”。
“昨晚,大伙为了赶订单任务,加班到晚上10点多。刚才,已将150箱纯手工水饺打包好,马上快递发往各地。”这个冬捕季,徐艳洋和大伙要完成1000多箱的订单,每人可因此收入7000多元。
近年来,镇赉县把握冰雪旅游发展机遇,打响哈尔淖特色生态旅游品牌,推动养殖、加工和渔猎文化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冬捕经济。
在紧邻哈尔淖水库的大屯镇,59岁的王明忠经营着250平方米的渔家乐。“你看,30缸大酱已经炖完了,就剩这10缸。”王明忠带记者来到后院,指着一排大酱缸说,“我家每年用2000斤黄豆做40缸大酱,专门用来炖鱼,咱店目前已从渔场购进12万多斤鱼。”
连日来,吉林各地冬捕节同步启动,查干湖、哈尔淖、月亮泡……“冰湖腾鱼”的盛景吸引了大量游客。释放冬捕带动效应,吉林省正加快推进冬捕经济带建设。
“咱哈尔淖冬捕节旅游项目包括冰上观网、滑冰等。”镇赉县渔场相关负责人吕长明说,“开幕当日接待游客2万人,销售哈尔淖鲜鱼3万斤,实现产值30余万元。”
驱车赶往哈尔淖水库,一路上白雪覆盖的冰面和金黄色的芦苇交错。“这些湿地野泡子,都是近几年由盐碱地恢复而成的。”吕长明说。
“保护好湿地生态,是冬捕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镇赉县委负责同志介绍,以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对盐碱地的绿色治理,增加湿地、草原、水面及农田灌溉面积,2022年全县渔业产值达到4.38亿元。
“哈尔淖鲜鱼卖得越来越好啦。就说胖头鱼吧,20斤以上的,早些年每斤才三五元,现在出厂价都18元了。”这天的冬捕鱼刚出网,王明忠和员工就赶到渔场抢购,“随着冬捕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冷资源正在变成热经济。”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