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 
《父亲》:触动人心虚实间,伤感共鸣戏中来。 实时
来源: 尧尧电影      时间:2023-03-18 16:04:31

《父亲》可真是一部不得了的电影,其原因不是入围了本届奥斯卡多项大奖的关系,而是本片剧本企图心强烈,探讨失智症主题的架构完整,细节环环相扣,且情节安排颇富戏剧化设定,再配合导演成熟的叙事火侯和男女主角演出的精湛表现,整体经营出绝佳的感伤气氛和情绪共鸣效果,看完之后颇有余韵,令人有再刷的冲动!

在情节编排方面,《父亲》编导透过前后场景,甚至是同一场戏中的台词牴触、态度改变、空间转换、身分交错和时序穿插的设计,营造出浓浓的真假掺杂、相互矛盾之感。除了可营造悬疑气氛,进而加深观众的入戏感之外,前述设计更让情节形成起伏曲折的效果,所以《父亲》所有剧情虽然都由大量对话堆砌而成,但本片的剧情发展却因此令人看得目不转睛。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父亲》的情节设计不光只是为了制造戏剧效果而已,那些「前后矛盾、似实还虚」所造成的情境混乱,其实代表男主角Anthony对于现实的认知错乱状态。随着剧情发展,《父亲》场面与情节脉络的矛盾之处愈来愈多,更表示Anthony 罹患失智症后心智功能丧失的程度愈趋严重,甚至还会自行重组记忆、妄想脑补后,再与部分现实经验混杂产生「虚实交错」的意识内容与认知状态。


(资料图片)

个人认为,《父亲》这样的设计和表现方式颇具巧思,因为在大部分情节里,如果「只看」Anthony和他人应对时的反应和流畅度,而不管其认知和对话「内容」的话,其实这部分和常人没有太大差异,且他自已显然一开始也未强烈意识到自已的精神状况。所以,后续紧接而来的「诡异」情况,其实是编导以Anthony的「第1视角」呈现「其自觉正常,却连连遇到无力理解和解决的情况后,逐渐感到迷惑、不安和焦虑」的过程。

然而,处于上帝视角的银幕下观众,已从逐渐揭露的脉络中清楚Anthony罹患失智症的客观事实,因此银幕上的「第1视角」和银幕下的「上帝视角」会产生认知磨擦;也就是说,除了表示观众和Anthony所认知的事实有严重牴触之外,还会让观众在潜意识中产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Anthony慢慢走向不幸」的无能为力之感,并与电影主角的无助感相互烘托,让戏里戏外的感伤氛围形成共伴效应。比起单纯、直白呈现失智者相关症状的表现方式,《父亲》这种更注重突显「角色的主观认知」和「观众的客观理解」之间落差感的铺陈,不但更容易激起观众的同理意识和同情心理,而且也更能将前述情绪共鸣效果拉高一个档次。

再者,《父亲》男主角Anthony对现实产生认知混乱的设定,也为本片多数情节带来源源不绝的冲突点,主要体现在父亲Anthony和女儿Anne对医疗照护和生活安排的态度差异方面。然而,进一步细究这个差异的话,其实本质是「女儿Anne放不下自已的父亲」和「Anthony的混乱意识里仍残留对女儿的亲情」被不可逆的失智症导向「认知和情感上分别难有合意共识和意义共鸣」的困境。因此,除了创造情节张力之外,《父亲》另方面也突显失智症家属的现实难题(无法放下却身处于势不可逆、身心俱疲的无力感),使得这些张力性情节蕴含浓浓的情感冲击。

不过,写了那么多,倒不是强调《父亲》的看点只有以上这些情节设计和表现手法而已;相反地,《父亲》本身的故事厚度才是本片的精华所在和令人深深触动的核心关键。因为《父亲》的电影内容不但将失智症大小症状的描写尽可能涵盖在内,而且每个发病现象的著墨程度足够;加上对于当事人和家属的生活和心理层面的影响刻划,特别是「客观难题」和「主观感受」二方面,更是十足充分。

有关前者,《父亲》将「Anthony丧失正常行为能力的严重不便」、「女儿Anne的社会角色间(就业者、恋爱中的女性及必须尽心照顾其父)的冲突」,以及「父女之间的沟通磨擦与心力交瘁」等方面,分别描绘得相当细腻。至于后者,主要体现在失落和哀伤等情绪与心理层面的呈现,尤其是角色反转所带来的冲击。因为父亲昔日权威、慈祥、高大的独立人格形象,现在显得极为陌生,且更造成他人的困扰或厌恶,所以对Anthony 和Anne二人而言,都分别造成「自尊受损」和「情感失落」 ,这方面的描写可说是让人看了极为揪心的重要关键。据此,《父亲》的故事可谓极有重量,格局虽小,但厚度够、情节扎实。本文前面谈到的各种戏剧化手法固然为本片重要关键和优点,但若无故事本身的出色质量,那些表现方式能发挥的戏剧效果,恐怕也很有限。

不过,《父亲》之所以如此好看,除了本身有一个好故事之外,另有一个因素是有位能完全驾御剧本的优秀导演(虽然和编剧是同一人)。整体而言,《父亲》导演将情节脉络铺陈得有条不紊,不但将故事本身该有的重量充分呈现,且情绪气氛和戏剧效果经营的相得益彰;尤其对于「悬疑离奇、虚实交错」的情节铺陈更是拿捏得刚刚好,既避免过于卖弄而导致未能完整展现故事重量,或令观众产生理解方面的因难,且也无点到为止结果不知所为何来的困窘感。重要的是,《父亲》对于激发观众的情绪共鸣方面,并非采取煸情、洒狗血式的直接冲击方式,而是透过故事情境和脉络的细腻铺陈,自然带出该有氛围和情感,并藉由每场戏的层层堆叠,缓缓地牵引并强化观众的情绪共鸣

当然,《父亲》导演虽然是说故事之人,但诠释故事之时,仍需借助演员的表现才能将本片故事说好说满。因此,《父亲》的另一大看点,就是Anthony Hopkins和Olivia Colman二位属于奥斯卡影帝影后等级的对手戏,将当事人和家属所受的生理及心理的煎熬、彼此之间的情感拉扯等方面,掌握得丝丝入扣。或许Anthony Hopkins受惠于剧本所给的空间较大,所以造成Olivia Colman似乎不及Anthony Hopkins来得抢眼,然而整体以观,两人不但都绝对称得上充分发挥角色设定的要求,而且二人互动时的桥段,依情节设定的不同,其主客从属的互动,更是配合得天衣无缝,将既依赖又紧张的情感关系诠释得极为扣人心弦。基于此,《父亲》可说是由好剧本、好导演和好演员所共同创造的一部令人触动的出色作品。

总而言之,《父亲》的剧本故事扎实,透过导演对于故事脉络和场景情境的调度和整合,完美呈现叙事轴线和空间场景的切换错置,以突显失智者心智功能丧失后的感知与记忆混乱程度,并借此创造贯穿全片的情感冲击和心理共鸣,再佐以Anthony Hopkins和OliviaColman二人精湛的演出,成就一部「触动人心虚实间、伤感共鸣戏中来」绝佳作品,目前虽不知道本片是否会在入围的奥斯卡项目得奖,但其表现水准至少证明具有奥斯卡等级的质量,则是无庸置疑的事情。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来源:      时间:2022-05-09
  •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来源:      时间:2022-05-09
  •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      时间:2022-05-09
  •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来源:      时间:2022-05-09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