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日前发布《2022北京肿瘤登记年报》。年报汇总2019年北京市16个辖区1387万户籍人口的肿瘤登记数据,详细报道了全市整体及23种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
数据显示,北京市居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恶性肿瘤仍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资料图】
年报显示,2019年北京市恶性肿瘤新发例数为58234例,发病率为419.97/10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2.54%,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甲状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长较为明显;死亡例数为27350例,死亡率为197.24/10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1.42%,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与甲状腺癌和结直肠癌占比增高、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增强、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等肿瘤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有关。但恶性肿瘤仍是北京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仍在不断加重,制定符合卫生经济学要求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仍是当务之急。
发病率呈明显性别差异
从性别上来看,男性发病率(414.40/10万)略低于女性(425.48/10万),但男性死亡率(235.01/10万)高于女性(159.89/10万),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
数据显示,男性发病顺位前5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其中甲状腺癌由2018年的第6位和上升至2019年的第4位。女性发病顺位前5位依次为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体癌,与上一年度相比,发病顺位前5位没有变化。
恶性肿瘤死亡无论男性和女性首位均为肺癌,其次是结直肠癌。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第3至5位分别为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女性分别为乳腺癌、胰腺癌和胃癌。
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
北京市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自20至24岁由于甲状腺癌的拉升开始上升,于80至84岁达到高峰;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自40至44岁开始上升,在8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与上一年度相同。从地域分布看,北京市城区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郊区,但死亡率低于郊区。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作为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日常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行为方式、病菌感染和自身代谢等因素均会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除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外,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措施,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也会极大降低癌症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针对居民高发癌症,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癌症防控措施和癌症筛查惠民工程,涉及肺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
自2021年北京市首次以年报形式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本市居民恶性肿瘤监测数据以来,已经连续三年发布肿瘤登记年报,深入分析北京市居民癌症发病和死亡特点。年报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卫生综合统计信息平台”所收集的来自全市177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送的2019年肿瘤登记数据、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肿瘤患者死亡数据库、通过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门诊数据匹配和社区主动随访补充的死亡结局以及北京市公安局公布的人口资料。
来源: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北京日报
编辑:赵静
责编:黄广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