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 
实事求是,在众说纷纭之时“一言立骨”
来源: 红网时刻      时间:2023-07-07 21:50:59

管风

从2022年到2023年,“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以“高言值”“好声音”直面时代关切,凝聚思想共识,有力推动着网络评论发展。7月3日-7日,由中央网信办举办的2023年网络理论评论工作培训班在浙江绍兴举办,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作者代表李群、巫晓、黄颖哲获邀参加培训,交流创作心得。

正值2023“好评中国”参赛的关键节点,我们对三位作者进行访谈,从文字、视频、漫画等不同视角,从网络评论怎样评好中国,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等方面,分享创作经验,为广大作者提供思路和方法,助力2023“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高质量进行。


(相关资料图)

李群(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作者代表、昆山市委宣传部干部)

“好评中国”接地气,将会越来越有分量

红网:在喧嚣的网络舆论场,网络评论有何作用?

李群:舆论场众声喧哗,但人们更希望听到那个确定的、权威的声音,期待主流价值的呈现,期待在信息流中找到观点、找到思想,找到一种基础的认识论、价值观。所以,在突发舆情面前,网络评论借助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发声,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红网:您认为网络评论怎样找到主流价值?

李群:要引导主流声音,就要去找寻引发共鸣的评论视角,在众声喧哗中找准“裂变式”的发力点。主流评论在场在位,需要评论员提供权威、独到、有力的观点。这个主流观点,不根据自己的好恶过滤声音,也不为自身利益扩大声音,而是实事求是,在众说纷纭之时“一言立骨”,以客观态度增加黏合度,在社交平台的传播力更强。

红网:怎样在宏大叙事中找到评论的落脚点?

李群:2022“好评中国”有篇文字作品《品读盛会里的“每一个暖意”》。细读发现,从会场的掌声到党代表通过,细节拉满,也让我感动满满。由此可见,好的素材,好的案例,都在网民身边,我们不需要高谈阔论,从宏大叙事中找准“小而美”的落脚点,就能把国家的发展展现出来。每个网民亲身经历的事,就是精彩中国画面的一笔。“好评中国”这个品牌接地气,将会越来越有分量。

巫晓(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作者代表、大象新闻评论中心热点评论部主任)

创作能够经得起互联网考验的评论

红网:在新时代网络评论中,视评为什么能占据特殊的一席之地?

巫晓:时下,抖音、微博、小红书、B站、视频号等商业平台是互联网的主战场。网络评论是当下媒体平台竞争的主赛道,优质的内容+相匹配的传播平台,围绕一个观点根据不同平台的调性,创作不同产品,就能在互联网发酵。这些,让网络视评能在网络评论中脱颖而出。

红网:您认为,网络视评有哪些新的技术含量?

巫晓:网络评论追求新颖、通透、独特、网感,磁性强的观点是做好思想输出的第一步。网络视评更讲求时效性,当新闻事件的舆论开始发酵,舆论风向出现短暂停留的时候,就要及时给出观点。评论的本质是对话,评论的形式可以理解为怎么装修评论。把对话装修成年轻人喜欢的样子,就有了打开用户心智的可能。形式千变万化,思想始终如一。

红网:以大象新闻为例,我们应怎样运营评论号?

巫晓:《大象评论》是河南广电大象新闻中心重点打造的舆论品牌,涵盖时评、社会评论、高端对话、精品评论等舆论品牌矩阵。运营评论号有几个原则,定位清晰,精准人设,持续发力,保持定力。其实判断一个作品是否好,只要找身边5个同事盲测,如果有超过3个人都说好,这样的作品放在网络平台,流量就不会差。

黄颖哲(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作者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

持独立思想与社会关怀,漫溯更青

红网:为什么偏爱漫画这种评论形式呢?

黄颖哲:在创作实践中,我发现文字很难将人民幸福、国家繁荣鲜活生动地表达出来。而夹叙夹评的漫评,就能够可视化地饱满呈现人民幸福生活,更加符合新时期的受众需求。漫评应是社会关怀与独立思想在作者笔触下的通俗呈现,捕捉鲜活素材,从细节切入,布局展开。

红网:您认为什么才是合格的“好评”?

黄颖哲:好评应该兼具社会关怀的温度和独立思想的色彩,前者给予读者温情,展现承受生命之重的力量;后者明亮读者精神,赋予其远眺的视野与思想。“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是我追求的一种创作姿态,漫溯更青,更青在形式,更青在视角。

红网:作为作者代表,您对2023年参赛作者有何好建议?

黄颖哲:做好一则漫评首先要选对题,最好兼具社会关怀和新闻价值。第二要重视素材的收集,不妨主动地实地调研,以突破视野的局限性。第三得注意漫评的整体逻辑设计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绝不能堆砌素材。我由衷希望评论人都持有漫溯更青的态度,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高度的评论佳作。

来源:红网

作者:管风

标签:
  •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来源:      时间:2022-05-09
  •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来源:      时间:2022-05-09
  •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      时间:2022-05-09
  •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来源:      时间:2022-05-09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