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 
快看点丨论科学的层次跟医学的关系:
来源: 个人图书馆-中医知识圈      时间:2023-06-19 11:39:2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现代医学,产生于近代科学。但是科学有低级高级之分,永远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之中,没有终点。正因如此,所以西医学的理论,离至善至美的科学终点,还差十万八千里,大概是“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吧?甚至可以说,在科学的长途中,连第一步也还没有走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西医的病因学,诊断学,药物学,治疗学,都存在严重问题,都是残缺不全的,都是不符合医学真理的。西医所诊断的一切疾病,只是疾病的症状表象,而不是疾病的病因,不是本质。比如各种炎症,只是一种表象,而不是病因。比如三高,只是表象,而不是病因。不知病因,而去讲治疗,只能叫人一辈子吃药,一个病也治不好。治来治去,就治成绝症,最后只能死亡。

什么才是万病的病因?水火寒热虚实,六淫七情,才是万病的病因,但是西医的病因学说,根本就没有水火寒热虚实的概念,没有六淫七情的概念,更没有六经阴阳表里、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脉穴位,种种概念 。对药性的认识,连寒热温凉、四气五味也不知道。对不同证候的治法,汗下温清,全不知道,全部掉进五里雾中,不知所云。

西医的诊断学,在西医多如牛毛的化验检查里,为什么没有对表里寒热虚实的诊断?因为西医根本就没有表里寒热虚实的概念,不知四诊八纲为何物。因为西医不知舌诊,不知脉诊之故。西医都是让仪器看病,仪器哪里会看?同是发热,哪个是病在表?该发汗?哪个是里实?该攻下?哪个该用白虎清热?哪个该用四逆真武扶阳温补?仪器能看出来吗?根本看不出来,所以只好把病人通通治死。所以时时噩耗不断,浩浩荡荡去了“西方极乐世界”。

中医在对一切急性发热病(西医说的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为什么多能迅速取效?因为中医看病,是用医生的五官看,一看舌,一摸脉,结合症状主诉,通过中医师大脑的逻辑思维,能立断病情的表里寒热虚实,按证下药,故能药到病除。西医不知表里,就是不知病位,不知寒热虚实,就是不知病因病机。用起药来,就失去可靠的依据,就陷入了完全的盲目性。碰上阳虚发热,也来抗菌消炎,盲目退热的结果,就是很快死亡。

中医的理论基础,不(仅仅)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哲学理论的巅峰之上(及其超现代科学之上),意思就是建立在宇宙绝对真理的基础之上,属于绝对真理,古人称之为“道”,万世不能超越。古人说“天不变,道亦不变”。正如时有四季更替,世有治乱兴衰,万古不变。所以一帮对中医一知半解的狂妄之徒,说中医也要与时俱进,也要“科学化”,也要向西医学习。如果中医也去向西医学习,只能跟西医一样,也成为什么病也不会治的废物。因为真理再向前一步,就走向对立面,走向荒谬。

讲这些有什么意义?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坚定的民族自信,从而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现在不是天天说要有民族自信吗?不是说要搞民族复兴吗?如果连这个至善至美的中医瑰宝,也不相信,也去怀疑,也要去向低级机械论的西方学习,向西医看齐,用西医来改造中医,那还有什么自信可言?还有什么复兴可言?只能是自毁长城,成为彻底的洋奴洋鬼吧?如那些反中医的中医黑,说“要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医”的肿囊疝之流,除了崇洋媚外,祸害百姓的本事之外,还有何德何能?

摘者注,()文字为摘者加

标签:
  •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来源:      时间:2022-05-09
  •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来源:      时间:2022-05-09
  •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      时间:2022-05-09
  •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来源:      时间:2022-05-09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