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讯 (记者王了 通讯员傅臻)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南安仑苍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重塑乡村生态之美
六月的丰富村,流水潺潺、田野叠翠,而几年前,丰富村英溪流域原本淤泥沉积,溪水浑浊,还散发着恶臭,周边杂草丛生。
针对这个情况,仑苍镇开展水土整治、河道清淤工作,将源头治理和溪流两岸综合治理并重,通过建设3公里安全生态水系、修建4.31公里生态保护岸、建设2.93公里亲水步道及绿化带、建起2座拦沙坝等措施,并结合“河长制”工作机制,组织河道专管员开展日常巡查工作,丰富村英溪流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提升。今昔对比,丰富村村民感慨:“看着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到处鸟语花香,心里特别高兴,现在这里也成了我们老人休闲的好地方。”
补齐人居环境短板
丰富村的故事,只是仑苍镇实现美丽蜕变的一个缩影。仑苍镇李阿伯谈起园美村的变化,他用了一个成语——“翻天覆地”。为全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优化村级环境,今年以来,仑苍镇园美村集中力量全面开展“一周一整治”行动,重点对下水道积水、水沟杂物堆积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清理,整治人居环境“顽疾”。
“小水沟,大民生”,仑苍镇对生态水系的整治,让农村环境有了质的飞跃。截至今年5月,仑苍镇共组织11个村,动员农民群众9923人次投工投劳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9814吨、清理污臭沟渠42.6公里、村内水塘8口、村内淤泥数量256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2.45吨、清理残恒断壁38处,全镇人民共同打造美丽宜居小镇。
铺就致富发展之路
“以前全是石子路,现在水泥路就要修到家门口了。以后,出行、买卖农作物就方便多了。”仑苍镇后垵村民许大伯由衷感慨。
现年63岁的许大伯是村里的贫困户,虽然他肢体残疾并且年事已高,但勤劳的他却不曾怨天尤人,养殖鸡鸭、牛羊,努力发展产业。“以前,我们出行常常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如今,路修好了,到镇上卖肉也方便多了。”
交通是命脉、是发动机、是助跑器。仑苍镇积极落实偏远村、薄弱村道路项目,极大改善了偏远村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为村民脱贫铺就致富路。近年来,仑苍镇完成大宇村公路“单改双”2公里,大泳村赤田岭水泥路硬化0.5公里,仑苍村中心小学至水库灵堂道路硬化1.2公里,建成仑苍镇黄甲村富民路与茂盛路连接段工程、大泳村仑后环村水泥路铺设工程、仑苍镇辉煌村水响至东湖水泥路铺设工程、仑苍镇仑苍村路灯安装工程,县道341线仑苍镇后垵村至辉煌路段改造改造工程项目,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从坑坑洼洼的砂石路变成了水泥路,从泥泞到坦途,村庄绿化、亮化、美化、硬化面积逐年增加,安居富民房越建越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建设环境整洁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仑苍镇在“宜”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在钟灵毓秀的山水间,书写乡村振兴的故事,打造“望得见绿山、看得见净水、闻得到花香、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新村镇。
上一篇:《庆余年2》多个词条登热搜 叶灵儿演员换为金晨引不满
下一篇:最后一页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X 关闭
X 关闭